一场惊险的意外在2025年4月的夜晚降临到S17蚌合高速公路上。一辆满载货物、总重达158吨的大件运输车在合肥往淮南方向K117公里处突然发生侧翻,占据了右侧车道和应急车道。
尽管该车辆持有完整的超限运输证件,且运输路线、时间及货物均符合审批要求,但事故现场的复杂环境却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事故发生地点上方横跨一条电力高压走廊,传统的吊装作业面临严重的触电风险。
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为了应对这一特殊场景,支队从全省范围内调集了两架大型无人机参与救援行动。这两架无人机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一架为固定翼飞机用于宏观监测,另一架为多旋翼无人机负责精细化作业。
这些高科技设备配备了先进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成像装置,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它们精准识别出高压电线的位置,并确定了吊装机械臂与电力设施的安全距离范围。通过5G通信技术,这些数据被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为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救援团队采取了"机械定位+人工微调"的独特作业方式。这种创新方法既保证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操作效率。经过连续奋战,救援人员成功将重达158吨的货物安全转移。
在完成车辆和货物的转运后,相关部门还为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外省司乘人员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服务区临时休息点不仅为他们提供热水、食物等基本物资,还有充电设备以满足手机续航需求。
这次救援行动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在应急处置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无人机的空中监测和地面指挥系统的高效配合,克服了传统救援方式的诸多限制。同时,这也体现了交通执法部门"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交通人的责任与担当。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