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北京海淀分会场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圆满举办。
会上,海淀区正式发布了《2024年度海淀区知识产权白皮书》。该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区域内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全面展现了海淀在构建知识产权创新生态方面的突出成效。
数据显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域,海淀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3万件,占全市总量的44.7%;PCT专利申请数量达到5636件,占全市的46.6%。截至2024年底,全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9.95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同时,技术合同登记总额突破3806.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1.6%。
在活动现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等8家单位被授予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牌匾。同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6家机构被确定为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
"通过这些实践基地,我们能够实地展示最新研发成果,促进专利预审资源与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专利申请策略,找到保护技术成果的最优方案,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还将组织60余场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包括知识产权进校园、进园区政策宣讲、法律咨询以及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理旁听等。这些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社会氛围不懈努力。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