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近期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围绕"人工智能+"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
该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发挥北京在信息技术和应用场景方面的优势,将信息软件企业定位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渠道和服务商。通过建立协同机制,整合行业资源,加速大模型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
在支持MaaS(模型即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本市鼓励相关企业在京聚集,并为其搭建全栈式服务平台,提升规模化服务能力。对符合条件的平台,将通过算力券形式给予支持,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的算力部署补贴。
为推动行业模型能力建设,方案提出深化"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合作伙伴机制",组织信息软件企业与金融、能源、交通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行业大模型应用标杆。对于优秀的解决方案,非硬件部分的采购可获得最高3000万元奖励。
在支持通用智能体发展方面,本市鼓励创新主体开发跨领域、多任务的智能系统,并对首次上架的应用程序给予算力和模型调用成本补贴,最高可达3000万元。
方案还特别提出实施信息软件企业智能技改工程,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研发效率。对于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项目,将根据实际投资给予不超过3000万元的奖励。
在数据治理能力提升方面,本市将发挥信息软件企业的优势,支持其开展DCMM贯标评估和行业数据实验室建设。对于首次开放的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数据券支持。
开源生态体系建设也是重要方向。本市将建设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并对共享开源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建立国际开源社区和开源贡献评价机制,推动技术共享与合作。
针对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服务能力提升,方案提出征集并推广一批适合中小企业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工具,并通过服务券形式给予最高20万元的使用补贴。
此外,本市将实施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计划,每年培训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备产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