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本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临床试验项目平均用时缩短至24.9周,实施罕见病药品"白名单"制度,并设立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全年进口货值突破1500亿元,570种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纳入特别管理通道,8家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在京新增研发机构,全市医药产业规模首次跨越万亿元大关。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相关部门于近期再度出台新政,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版)》,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此次推出的政策措施立足于服务人民健康需求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围绕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制定新的32项扶持举措。
新政提出多项具体目标,包括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时间压缩至20周以内,建设智能化生物样本库,开展已上市药物新适应症研究等。同时明确要求实现不少于15个创新药械产品的审批落地,并推动境外药品生产许可境内分段生产。此外,还计划直接将符合条件的医保谈判药品纳入医院使用目录,推进AI+病理和AI+制药技术应用,设立规模达500亿元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基金等。
北京市将继续发挥首都功能定位优势,抓住"两区"建设带来的政策机遇,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医疗水平、缩短研发周期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医药制造智能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同时,本市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生物医药与金融保险等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