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发布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规划实施指引》。该规划旨在优化首都国际交往功能布局,提升重点区域的服务能力,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格局。
根据规划,北京市将以"一核、两轴、多板块"的空间结构为基础,进一步强化首都核心区在重大国事活动中的服务保障能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提升重要场所的功能与品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区域。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在核心功能区之外,北京市还重点推动"两轴"地区的发展。中轴线申遗、奥运遗产利用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长安街沿线将继续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街道。
多板块空间范围示意图。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提出了"多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思路。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的不同区域将结合各自特点,重点发展国际商务、文化交流、科技创新等功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北京市将聚焦重点区域,打造复合型国际化交往场景。通过整合周边资源,推动区域特色塑造与品质提升。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结合新建重点项目,在设计方案中融入国际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