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坚守,再建生态奇迹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8
千松坝林场: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位于河北省滦平县的千松坝林场,在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方面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一、创新管理模式 (一)建立联保责任体制 1. 实行四级联保机制:护林员-林长-执法队长-分场长 2. 强化护林防火体系:构建林场、乡镇、村、森林公安四级联动机制 3. 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行为 (二)创新管护模式 1. 建立网格化管理 2. 实施季节性巡护 3. 推行群众参与机制 二、突出生态保护成效 (一)主要成就 1. 完成工程造林116.09万亩 2. 恢复治理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 3. 项目区沙化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近150万亩 (二)显著变化 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地表径流增加 2. 自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3. 生物多样性增加: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三、推动绿色发展 (一)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1. 建成特色旅游度假区5处 2. 扶持旅游专业村10个 3. 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80个 (二)带动农民增收 1. 为农民直接增加收入2.1亿元 2. 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项目 3. 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富裕 四、典型经验启示 (一)创新管理机制是关键 1. 四级联保责任体制确保了生态保护的落实到位 2. 群众参与机制调动了 locals 的积极性 3. 科技支撑保障了治理效果 (二)绿色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2. 项目区带动效应显著 3. 可持续发展路径清晰 千松坝林场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可以实现共赢。通过科学规划、创新管理、严格执法和群众参与,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人民日报》2025年4月9日 14版)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