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立规矩应对AI滥用问题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20

助教在课程群里向选课同学发出提示

助教在课程群里向选课同学发出提示

学生作业AI代写引争议,高校如何应对?

近日,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涉嫌使用AI完成作业,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该课程为全校本科生选修的《红楼梦》研读课,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谈谈《红楼梦》对当代中国人的启示。

某位学生的作业内容引起了授课教师苗怀明教授的高度警觉。这份长达716字的回答以"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警惕过度逐利"等五个主题展开,每个部分文字简短但结构完整。苗教授通过将学生作业与AI生成的内容进行比对,发现两者高度一致,甚至有部分表述完全相同。

基于此,苗教授对该份作业给出了零分的评价,并按学校规定上报了这一情况。校方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种处理方式符合教学要求。南京大学本科生院负责人也确认了学生作业与AI生成内容的高度重合。

该课程助教在学期初已通过班级群向同学们发出明确提示:凡经查实在作业中使用AI代写者,一律按零分处理。这一声明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关注。

为应对学生对AI工具的过度依赖,南京大学已于近期正式发布《本科生规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指导意见(试行)》。该文件明确规定了AI工具的适用范围、内容标识要求以及违规处理机制。校方希望通过这一制度,引导学生在学术活动中正确使用AI技术。

这份指导意见由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牵头起草,重点明确了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界定AI使用的边界;二是建立全流程的内容标识与追溯机制;三是明确各方权责关系。校方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在保障学术诚信的同时,合理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广泛讨论。专家认为,规范AI使用不能仅依靠技术手段,还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自律意识入手,构建一个健康的AI与学术共存生态。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