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各地因地制策,通过科学监管、政策引导和产业转型多管齐下,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探索有效路径,在保护修复草原生态系统的同时,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气温回升,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保护区一带开始显现片片新绿。林业和草原局资源防护科长冯伟一大早便利用无人机对武川县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并通过禁牧休牧监测平台查看违规放牧告警信息。呼和浩特市今年建立了无人机巡查大队,23名持证飞手在各旗县区开展工作,构建起"天上看、地面查"的立体化监管网络。
鄂尔多斯市建成禁牧监测预警平台,现已接入高点视频监控13处、普通视频监控30处,计划再增加30处监控设备,实现对3300平方公里范围内马牛羊的实时识别和预警。锡林郭勒盟则综合运用遥感、航拍等技术手段进行全天候监测。
每年春季是草原生态最为脆弱但又最关键的恢复期。从4月起,内蒙古各地陆续实施草原休牧政策。鄂尔多斯市5338.2万亩草原自4月1日起进入为期三个月的返青期休牧;锡林郭勒盟采取"科学休牧+生态补贴"方式,2.2亿亩草场进入45天休牧期;包头市达茂旗和乌拉特中旗也分别启动了相应的草原保护措施。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广大农牧民积极响应并调整养殖模式。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推广全年禁牧舍饲等8种新型养殖模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探索出冷季现代游牧异地舍饲等多种经营方式。这些创新举措既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措施,内蒙古实现了草原生态持续改善和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双赢。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显著提高,牲畜超载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