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宁市零碳场景示范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该方案提出,将通过在园区、工厂、公共机构、景区和建筑等五个领域开展零碳场景示范建设,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这些经验将为全社会各领域的降碳理念、机制和技术提供创新思路,在实现碳中和的探索中发挥引领作用。
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中心城市,西宁市近年来在"双碳"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实施了多项创新举措,包括开展"碳积分"项目、建成全省首个虚拟电厂、成立首家国有独资碳资产管理机构等,为绿色低碳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零碳场景建设是西宁市落实"双碳"战略的又一重要创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专家李怀玉认为,这项举措不仅是西北地区的首创,更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行动,对探索高原城市减碳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据西宁市发改委环资科科长韩晓丽介绍,在选择零碳场景建设类别时,主要考虑了碳排放量大、核算基础好和社会影响力强等因素。最终确定以园区、工厂、公共机构、景区和建筑五类为主,进行先行试点。
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是西宁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甘河、东川、南川等重点园区在实现碳达峰后将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公共机构在降碳理念和管理方面具有较好基础,而景区和建筑领域则因其广泛的公众接触面成为重要突破口。
方案计划分阶段实施:2025年建立完善管理制度;2026-2027年扩大建设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建成10-20个零碳场景示范项目,形成可供全市推广的经验模式。
未来,西宁市将继续探索创新,在为全省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经验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贡献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