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全民健康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8

通过咳嗽声识别肺癌风险,借助大模型设计新型高强度蛋白质黏合剂用于新药研发和生物传感器开发——这些曾经看似科幻的情节正在逐步成为现实。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医疗领域,为人类健康开辟新的道路。

市场研究显示,到2025年底,全球AI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据五分之一的份额。巨大的市场潜力催生了AI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应急救治、远程诊疗、医学影像分析、临床辅助决策等众多领域,AI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普及,成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传统上"10万小时才能培养一个好医生"的说法,在AI强大的学习能力面前正逐渐被改写。在医学影像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AI阅片系统通过海量数据训练,能够识别、分析并诊断病灶。以上海瑞金医院为例,其胸部肺结节CT辅助诊断系统已覆盖超过80%的病例,将诊断时间从7分钟缩短至2分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辅助诊断则将用时压缩到3分钟以内。

AI的应用已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医疗活动中重复性和简单化的部分。但同时,这一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隐忧。

智慧医疗系统依赖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网络传输的稳定性等因素都会影响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效果。由于医疗行为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此外,海量医疗数据的产生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风险,患者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在明确医疗责任归属和应对医学伦理问题等方面,智慧医疗系统仍面临诸多挑战。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领域伦理与治理指南》提出了六项基本原则:保护人类自主权、促进健康福祉、确保安全等。国内也正在加快相关制度建设。例如,国家卫健委在2023年底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AI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并强调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而在去年初印发的文件中,则要求通过新兴技术打破"信息孤岛"。然而,由于AI医疗应用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发展速度远超预期,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诸多空白,亟需完善。

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AI技术的应用,最终目标都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期待通过法律规范与政策支持的同步推进,让AI技术更加成熟,真正造福人民健康。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