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县的崇山峻岭间,一条正在建设中的高铁线路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交通格局。这条线路不仅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历史文脉与未来发展的关键纽带。
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太行山褶皱带中,长达115公里的山西段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93.8%的桥隧比意味着工程人员需要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紫罗山1号隧道是这条线路中的一个标志性工程。经过731个日夜的奋战,中铁三局的建设者们终于在2024年3月成功实现了隧道贯通。这座长达3118.57米的隧道不仅是施工难度最大的"硬骨头"之一,更是科技创新的试验场。
面对富水黄土和复杂地质条件,建设团队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和智能监控量测设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犹如为岩层进行"CT扫描",能够精确探测到微裂缝,并实时监测围岩状态,有效规避了施工风险。
在五台山隧道的建设中,智能化施工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人员实现了对隧道建设全过程的精准把控。
与此同时,五台山机场特大桥的建设也在科技助力下取得重要进展。全自动钢筋加工机器人、智能张拉系统以及人工智能质检设备的应用,展现了中国高铁建设在制梁技术方面的领先水平。
这些工程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体现了我国高铁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工程人员正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