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清晨,一辆满载肉牛的货车缓缓驶入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界首镇的牲畜交易中心。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该中心迎来的第300批远道而来的"客人"。交易场上,操着各地口音的商贩们忙着与养殖户討价還價,場內人聲鼎沸。
這樣熱鬧的場景,在十多年前的界首鎮曾經司空見慣。這裡曾是湘粵贛三省交界的邊贸重镇,素有"南粵牛市"之譽。但隨著市場萎縮和鄉村養殖結構調整,這片繁榮景象在20世紀末逐漸蕭條。
如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沉寂多年的界首牛市正在復出。當地政府投入資金,平整土地,建設現代化的交易大棚,並引入專業運營團隊。去年6月,交易中心正式開市。
負責人李新林告訴記者:"我們目前已和內蒙古、雲南等地的養殖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交易中心年成交量已突破4000頭肉牛。"
為確保肉源供應,交易中心還設立了肉牛暫存欄,並配備專業防疫設施。"現在市場采取租賃模式運營,收取少量管理費,主要目的是服務於本地農民增收," 李新林說。
據瞭解,交易中心的復出帶動了周邊養殖業快速發展。目前已有超過20個家庭農場開始規模化養牛,全村肉牛存欄量達到500頭以上。
界首鎮鎮長介紹:"下一步我們還計劃引入深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最終目標是將這裡打造成湘粵贛邊區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
湘南牛市交易中心肉牛暫存欄。陳洲平攝
交易中心內景。
這張照片拍攝於交易中心開市當天,場內人頭攢動,交易熱鬧非凡。從這張全景圖中可以看出交易大棚的整體佈局,以及設施設備的現代化水平。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