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坚守使命 初心不负重托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9
马家塬村第一书记苏涛:用实际行动书写驻村答卷 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民增收路更宽 ——记马家塬村第一书记苏涛同志 通讯员 吴静 2023年,是苏涛担任马家塬村第一书记的一年。一年来,在这片黄土地上,这位退伍军人将军人的担当和共产党员的初心融入乡村振兴事业中,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满意的驻村答卷。 党建引领 蓄力发展 "党建引领是我们村发展的'红色引擎'",苏涛常说。驻村伊始,他就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带领村"两委"班子严格落实党内基本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通过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建立党员先锋岗,设立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新建了标准化党建活动室,购置了党建学习资料,制作了党建文化展板。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邀请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举办"党员说事日"等活动,让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产业发展 富民兴村 在马家塬村的大棚种植基地,一排排西红柿藤上挂满了青红相间的果实,长势喜人。这是村民高兆荣的温室大棚,也是苏涛重点培育的产业项目之一。 "自打苏书记来了以后,经常来我们大棚里转悠,了解行情、帮我们想办法。"高兆荣介绍说,现在村里共有44座大棚,主要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和其它经济作物。通过发展大棚种植,村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在产业发展方面,苏涛的思路很清晰:坚持把大棚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他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组织村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引进优良品种,协调销售渠道。目前,村里的西红柿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产品,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大棚种植。 与此同时,村里还发展起规模养殖户3户、家庭湖羊养殖场5个,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来源。202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0元。 治理创新 村风向善 在马家塬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康姚武正在办理新农保手续。"村里办事真方便!"他高兴地说。这是苏涛带领村干部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后的效果。 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苏涛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组建起了一支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网格员队伍。他们在日常巡查中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邻里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乡村治理方面,苏涛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三改"行动,开展门前"三包"责任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还建起了法治宣传长廊,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重阳节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年多来,在苏涛的带动下,马家塬村村风更加文明,村民关系更加和谐。产业发展稳步向前,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初心如磐 忠诚如山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事业,更需要我们驻村第一书记沉下心、扑下身,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这是苏涛常说的话。 在马家塬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田间地头,走访了每一户村民,记住了每家每户的情况。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第一书记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在他的带领下,马家塬村正沿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