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双亿度运行实现新突破 中国企业贡献显著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期,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捷报频传,多项重要成果相继问世。
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人造太阳"装置成功实现了等离子体100秒的稳定运行,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随后,在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环流三号"装置成功实现了双亿度 plasma 温度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一家科研机构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道路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自主研发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行,这是全球首个由商业公司独立完成的同类装置。该装置的成功研制不仅验证了高温超导材料在紧凑型聚变装置中的应用可行性,更推动了核聚变技术向商业化迈进。
据项目负责人杨钊介绍,"洪荒70"的成功研制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证明了利用高温超导材料构建小型化、高参数聚变装置的工程技术可行性,并为未来建设实用化的聚变电站奠定了重要基础。基于这项创新技术,未来有望实现与传统火力发电相媲美的聚变能商业化应用。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杨钊团队近期又取得一项重要突破:其自主研制的大孔径强场磁体"经天磁体"成功完成首次通流实验,产生了22.4特斯拉的磁场强度,创造了高温超导D形磁体的新纪录。这一成果将为正在规划中的"洪荒170"工程样机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据悉,该团队计划于2027年建成"洪荒170"装置并开展全面实验研究,重点验证高效获取聚变能的科学方案和工程技术可行性。这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形成完整的研发体系,并正在向实用化应用目标稳步前进。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