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机器人、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技术研讨会备受关注。此次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会议首次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相结合,来自中国电信、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新方向。
会议重点讨论了机器人群体智能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当前工业场景中,多机器人协作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趋势,但机器人之间的通信与感知融合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业内专家指出,现有机器人网络在通信标准、抗干扰能力及组网规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作为新一代短距离通信技术的代表,星闪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相较于传统Wi-Fi和蓝牙技术,星闪具备低时延、高可靠性和大容量等特性,尤其适用于需要高速响应和精确协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据测试数据显示,星闪技术在抗干扰能力、网络覆盖范围以及设备接入量等方面表现优异,其最大支持4096台设备同时连接的能力远超现有技术。
国际星闪联盟标准与测试负责人甄斌表示,星闪技术已在通信感知融合和确定性质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能够有效满足机器人本体间通信与群体协作的需求。未来即将启动的星闪3.0标准将进一步强化其在AI领域的应用能力。
中国电信的技术专家汤宪飞则提出,通过星闪与5G网络相结合,可以构建支持大规模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智能化系统架构,为边缘计算和智能决策提供可靠通信保障。
星闪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自2020年工信部牵头制定相关标准以来,星闪联盟积极推动技术落地,并已形成完整的技术路线图。华为作为领军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率先推出星闪商用产品,进一步拓展了技术的应用边界。
目前,A股市场已有创耀科技、泰凌微等多家公司布局星闪技术生态体系,涵盖芯片设计、模组开发和行业应用等多个环节,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