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潮涌处,钟声破晓来。在南通崇川区大生纱厂旧址,百年钟楼默默诉说着实业报国的传奇故事,张謇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崇川凭借其独特的“江海门户”地位,在长三角北翼书写下了创新发展的辉煌篇章。
“江海门户”的称号承载着时空重构的深远意义。崇川不仅是南通的中心城区,更是南通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关键枢纽。从清晨7点沪通城际列车跨越长江天堑,到午夜23时市北高新区实验室与上海静安创投圈的数据共享,这种跨城协作已成为常态。
在交通网络方面,崇川构建了“空铁水陆”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每天近50趟高铁、城际列车往返沪通,20余班巴士直抵上海核心区域,长三角首个跨省公交“一码通行”的创新实践,将“1小时经济圈”化作了实实在在的“一杯咖啡通勤”。
以上海静安资本链与崇川产业链为双螺旋的市北高新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每年20%的新引进项目带有“沪牌基因”,50%的企业与黄浦江畔企业形成创新同盟。通过深层次接轨上海,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等领域实现了高效协同。
南通港作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为崇川的“跨江向海”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年吞吐量达3亿吨的千吨货轮从这里扬帆起航,智能高效的物流体系构建起通达全国的高效配送网络,运输成本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崇川同样表现亮眼。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前列,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等领域已占据全球重要市场份额,高端纺织、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均突破百亿元大关。
金融支持和产业基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总规模超200亿元的国有投资基金,以及毕马威等国际头部机构的全周期金融服务,共同构建起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崇川已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榜单。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6亿元,在江苏省市辖区中位居第九位。
展望未来,崇川将举办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大会,吸引上海黄浦、苏州姑苏等“万亿城市”中心城区齐聚一堂,共谋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张謇笔下“一二有用事业”的理想,在这片热土上正逐步转化为“强富美高”的现实图景。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