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迎来一波增持回购潮,彰显出各方对资本市场长期价值的信心。其中央地国企和民营龙头企业的积极行动尤为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9家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公告了大额回购增持计划,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能源领域成为本轮增持的重头戏,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等多家能源巨头的控股股东纷纷抛出大规模增持方案。具体来看,中国石油的增持规模为28亿元至56亿元,中国海油为20亿元至40亿元,中国石化为20亿元至30亿元,三峡能源则计划增持15亿元至30亿元。
除能源企业外,其他领域的央地国企也展现出积极姿态。例如徐工机械拟实施18亿元至36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盐湖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明确表示将增持不少于2.12亿股;中国铝业的控股股东则计划斥资10亿元至20亿元用于增持。
在央地国企彰显责任担当的同时,民营龙头企业也展现出积极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宁德时代率先出手,宣布将以40亿元至80亿元自有资金实施股份回购。这一规模不仅刷新了A股历史上新能源行业的单次回购纪录,在整个A股市场中也位居前列。
家电制造领域同样动作频频。美的集团公告称拟斥资15亿元至3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提议以7亿元至8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途同样是支持员工激励机制。此外,立讯精密和蓝思科技也分别推出10亿元至20亿元、5亿元至10亿元的回购计划,彰显出企业对未来的信心。
除了企业自身回购,多家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在积极增持。例如荣盛控股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10亿元至20亿元公司股份;赛轮轮胎实际控制人袁仲雪的一致行动人瑞元鼎实也宣布将实施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的增持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企业外,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复星医药等各行业龙头也纷纷加入回购大军。这些企业的集体行动,不仅体现了对市场前景的信心,更展现了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当前政策组合呈现出监管机构规则调整、国家队真金白银支持以及市场主体自发行为的多重合力。这种局面既反映了各方资金对A股长期价值的认可,也彰显了决策层稳定资本市场的坚定意志。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