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期货公司定期报告的陆续披露,我国期货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逐渐明晰。数据显示,行业内营业收入波动显著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变化主要源于去年发布的最新监管政策。2024年11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正式出台《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管理规则》,明确要求对六大类贸易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并将于2025年起全面施行。这一调整将改变期货公司财报中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的列示方式,但不会影响业务的实际盈亏情况。
以弘业期货为例,其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259.1%,成功扭亏为盈。其中,其他业务收入显著增长至5.6亿元,主要得益于子公司弘业资本在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领域的拓展。
南华期货的经营情况则有所不同。其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亿元,同比下降4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73.83万元,同比增长0.13%。业绩下滑主要受到新规影响,但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作为行业曾经的龙头企业,永安期货在第一季度也面临一定压力。其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为22.77亿元,同比下降47.51%;归母净利润为929.46万元,同比下降88.08%。每股收益仅为0.01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规的调整下,永安期货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48亿元,同比下降17.13%,显示出营业收入降幅有所收窄。
从2024年全行业的表现来看,受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低利率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期货公司的经营面临更多挑战。中期协数据显示,去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增长2.97%;净利润为94.71亿元,同比下降4.1%。这是继2022年后行业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润下降。
截至目前,已有近35家期货公司公布了2024年度经营数据。在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17家公司中,仅8家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
industry insiders point out, as competition in the futures sector becomes increasingly intense, leading companies are expected to maintain and expand their market share凭借其资本实力、品牌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中小型期货公司若不能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突破点,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有行业专家表示,在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增长受限,期货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提升创新业务(如场外衍生品、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的盈利能力。同时,随着期货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和手续费竞争加剧,传统经纪业务利润可能继续下滑,而创新业务也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要求。这标志着期货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更加精细化发展的新阶段。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