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显示,我国物流行业开局运行平稳,呈现温和复苏态势。1-2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6.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专家指出,当前物流行业在结构性调整中保持稳定运行,供给端展现出较强韧性。多式联运和跨境航空等高效物流模式持续快速发展,但微观主体仍面临需求分化、转型成本增加及运价波动等挑战。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企业预期得到改善,行业智慧化、全球化和绿色化发展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从结构看,国内生产消费物流需求好于国际进口物流表现。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高技术产业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然而,受国际贸易限制措施影响,进口物流需求出现下降,货物物流总额同比下降5.6%。
1-2月份,全国物流业总收入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尽管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但市场总体规模仍保持扩张态势。2月份,物流景气指数虽因春节因素回落至49.3%,但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6%,显示行业复工节奏较快。
重点物流企业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供应链合同订单数量和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顺丰、京东等头部企业通过智能设备和数字化服务,有效帮助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相关物流服务持续优化。
从成本和服务价格来看,物流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略有上升,但整体盈利水平保持稳定。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增长面达55%,其中大企业业务回升更为明显,而中小物流企业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市场预期方面,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4.4%,显示出行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铁路和航空运输领域预期改善尤为突出。
专家认为,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内供应链稳定性和响应能力要求将不断提升。随着宏观政策逐步落地,一季度物流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一单制"多式联运等领域将继续呈现较快发展势头。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