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物理互联:智启未来 持续突破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3-31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作为新一代人机交互与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方向,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创新浪潮。在中国,一场以"具身智能"为主题的产业变革已经拉开序幕,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企业、学术机构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一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会上展示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令人振奋:能够实现复杂人机交互的智能机器人、高度仿生的机械臂系统,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控制算法等。

从技术层面来看,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让机器不仅能够理解人类指令,更能像人类一样通过身体感知环境并自主完成任务。这种能力的实现依赖于多个关键领域的突破:首先是高精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能够准确获取外部信息;其次是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特别是大语言模型与运动控制算法的结合;最后是硬件制造工艺的提升,尤其是仿生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

在政策支持方面,北京市和深圳市已经率先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北京市计划到2027年,在具身智能领域突破100项关键技术,并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产品;深圳市则重点支持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

为促进产业落地,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已经揭牌成立。这一全国首个专注于具身智能的产业园区,将通过设立百亿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已突破4800亿元。预计到2031年,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突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量级。安永华北区主管合伙人张明益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进展已经引起全球关注,并将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磁场。

展望未来,具身智能技术将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指出,在危险作业、智能制造和大健康等领域,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突破性应用。特别是随着机器人交互能力的提升,人机协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政策利好和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朱克力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赋能各行各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具身智能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场由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变革,正在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增长极。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