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有不少网店在售卖这类所谓“淘金沙”,不少网友出于好奇购买了,并表示从中确实能挑出金色颗粒,但不确定是不是黄金,有人用手搓火烧都不褪色。有买家发现购买不久,商品就下架了。有专家表示,里面金黄色物品可能是黄铁矿。
目前,1克由千足金制成的饰品价格为600到800多元,几十元的网购“淘金沙”就能淘洗出1到3克黄金,单是从成本上看就不合理。商家再怎么让利,也不可能做这般赔本的买卖。若真能如此轻易淘到黄金,商家恐怕早就亲自上手了,而不会靠卖沙土赚钱。如此违背常识的营销,恐已涉嫌虚假宣传。
只是,对这类“一眼假”的套路,仍然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上钩。一方面,不排除一些消费者存在投机心理,觉得不妨一试,反正价格不贵,说不定能捡个大便宜。
另一方面,这也与商家的宣传套路有关。从报道中可知,商家“可以筛选提炼,体验淘金乐趣”的话术,切中了一些消费者“玩玩的心态”。
而类似以出金概率对应不同款式的差别化销售方式,加上“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会二次补发”信誓旦旦的承诺,商家把“一眼假”的买卖煞有介事地包装成了“正经生意”。最后,还给出所谓操作说明,让消费者“用盐水浸泡10到29天,再反复淘洗、过滤100次……”,这就成功避过了“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平台规则。
待到真的发现上当,大多数消费者往往觉得犯不着为了不到十元的事“大动干戈”,而一些商家吸引大量买家后迅速下架的“快闪式销售”,既能规避平台审核,又能制造“紧俏”假象,诱导更多人上当。
针对这种乱象,相关电商平台当然责无旁贷,需对涉及贵金属交易的商家严格审核,利用技术手段监测异常宣传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堵住其中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