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宜章县黄沙镇的黄沙溪村正经历着一场因"光"而变的精彩蝶变。2022年3月,一座融合光伏与屋顶设计的发电站正式建成投用,这座被当地人称为"阳光电站"的设施不仅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追溯历史,黄沙溪村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印记。1964年因修建水库全村整体搬迁至现址,人均耕地仅0.6亩。随着人口增长,这一数字降至不足0.4亩。长期以来,村民主要依靠烟叶种植维持生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为2万余元。转机出现在2022年,借助移民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持,装机容量118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正式动工建设,48万元专项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电站建成运营后,每年可带来5万元的稳定收益。这份"阳光收入"让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70岁老人黄建国感慨道:"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有了更多的保障。"目前,村里共有94位70岁以上老人,通过村级补贴,每位老人每年能获得80-100元的医疗保险补助,累计金额达16360元。
电站收益的分配机制体现了精准施策和民生关怀。其中3%用于支付场地租金及设备维护,确保电站持续高效运转;40%充实村级集体经济,为村庄发展积蓄力量;27%专项补助老年人医疗保险;10%设立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20%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种科学分配,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从曾经的薄弱村到如今的示范村,黄沙溪村的成功转型生动诠释了政策扶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这座"阳光电站"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更让村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在奔向现代化的征程中,这个移民村庄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