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点突破到链条聚合:区域振兴的新路径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7
中国烈山区乡村振兴实践:从单点突破到整体推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党建引领、村企合作和群众参与的创新模式,该区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发展"的根本转变,探索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经验。 一、"一村一工坊":激发村庄内生动力 烈山区创新实施的"一村一工坊"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通过为每个行政村量身定制特色手工业项目,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以该区石台镇为例,当地依托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发展起年产值超过千万元的竹制品加工产业。这个原本贫困的乡镇,如今已变成远近闻名的"竹制品之乡"。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民增收、集体增税、企业增效的多方共赢。 二、"跨村联营":构建发展共同体 在单个村庄实现自我造血的基础上,烈山区又创新推出"跨村联营"模式。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整合多个村庄的资源资金,在更大范围配置要素资源,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2022年成立的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典型的跨村联营成功案例。14个村(社区)各出资40万元入股,共同开发四季榴园景区项目。通过引入社会资本8000余万元,建成了滑雪场、动力乐园等十余个游乐项目,将原本分散的小景点打造成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三、创新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在收益分配方面,烈山区探索出"415"模式:40%用于企业运营维护,10%用于公益事业和困难救助,50%用于股东分红。这种机制既保障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增长。 通过建立信用平台,全区22个行政村将分散的资金整合成700多万元的规模投资,充分激活了沉睡的集体资金。同时,专业运营团队的引入不仅提升了管理水平,更增强了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四、未来展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烈山区委书记在谈到未来发展时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推进'一村一工坊'和'跨村联营'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区域资源整合和整体谋划实施,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推进的转变。" 当前,总投资5500万元的古饶镇星空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烈山区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形成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是实现乡村持续振兴的有效路径。烈山区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