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探索低碳循环新路径:污水重生与垃圾发电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8
在厦门翔安区怀远湖畔,如今是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湖面波光粼粼,四周花木繁茂,沿湖分布着特色民宿和咖啡馆,游人络绎不绝。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塘"。 这一转变要从湖边一处补水口说起。每天有数万吨来自澳头水质净化厂的再生水静静流淌进怀远湖。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源,实则经历了复杂的处理过程:通过物理过滤、生物降解和化学处理等多道工序,最终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生态用水。 在厦门的环保实践中,污水并非被简单处理后排放,而是作为珍贵资源重新利用。这些再生水不仅改善了怀远湖生态环境,还为城市绿化、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水源。 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相呼应的是垃圾处理体系的创新。在翔安再生能源电厂,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处理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可达8.2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同时,这些垃圾还能产生高温蒸汽用于工业园区供热,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更令人称奇的是,垃圾还能变身为新能源产品。厨余垃圾中的有机浆液经过处理后,可以提炼出生物柴油,替代化石燃料;分离出的固渣则可用于制作绿化肥料或饲养高蛋白昆虫,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厦门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探索,不仅减少了城市污染,更开创了循环经济的新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和资源循环利用,这座城市正在将"无废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肌理,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上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