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国家公园区域发现了一种新的植物物种——昭璇梨(Pyrus zhaoxuanii)。这一发现不仅为植物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进一步巩固了丹霞山作为"物种演化实验室"的重要地位。
这株新发现的植物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凡强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彬彬副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显示,这种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丹霞山海拔200至600米的陡峭山坡区域。
长期以来,昭璇梨被误认为是豆梨的一种生态类型。为了确定其分类地位,研究团队对丹霞山内的多个植物群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最终确认昭璇梨是一个独立的全新物种。
据研究团队介绍,与常见的豆梨相比,昭璇梨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它是一种灌木而非乔木,叶片呈倒卵形且更小,叶柄较短,并长有密集的枝刺。这些特点使它能够更好地适应丹霞山独特的地貌环境。
这一命名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教授(1921—2007)。曾昭璇教授是丹霞地貌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对该地区地质特征的研究为后来的学术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前,昭璇梨仅在丹霞山区域被发现。这一新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也再次证明了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科研机构表示,将继续加强对该地区珍稀物种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