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绿色粮仓:林下经济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粮食生产的双重目标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广昌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新路。该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食用菌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经济效益。 在旴江生态公益林场,一家专注食用菌研发与生产的农业科技公司正在蓬勃发展。这家公司的创办者谢远财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他发现旴江林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湿润阴凉的气候和腐殖质丰富的土壤,非常适合多种食用菌的生长。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湿度大,昼夜温差适中,特别适合发展林下经济。"谢远财介绍说,"我们利用本地盛产的莲藕废弃物制作菌棒,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如今,这家公司年产食用菌3000万筒,鲜菇700万千克,实现产值1.5亿元。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2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平均每户年收入增加6000多元。 谢远财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在现有基础上计划引进更多高附加值食用菌品种,探索创新种植模式,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广昌县根据不同乡镇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杨溪乡结合抚河源漂流景区发展"林+药+菌+旅"综合示范基地;塘坊镇大株村流转林地300多亩,创新实施"三叶木通+食用菌"立体种植模式。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广昌县的林下经济已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格局,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种绿色产业模式既保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