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近日(4月22日)上午,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山东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本次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与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了一项为期一年的区域定向专利许可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将为济南市的一批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校科研成果的无偿使用权,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许多企业面临技术需求与资金不足的双重挑战,而高校的知识产权往往缺乏有效的转化渠道。”齐鲁工业大学科技合作处处长刘贞先介绍,“为此,我们推出了‘先使用后付费’的新模式。通过筛选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专利形成‘专利菜单’,政府部门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推送,实现专利技术的有效转化。”
为促进知识产权的高效运用,我省建立了重点产业高校存量专利数据库和高端装备专利池。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汇集3.8万件高校院所专利信息,成功解决了191家企业的技术难题,促成专利转化实施1694项;在机器人、激光装备等细分领域,已有36家企业和高校的1043项专利入池,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而知识产权保护则是推动创新的重要保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吴承丙表示,“我省正通过多项措施推动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最大化,包括搭建高价值专利培育平台、实施专利区域定向许可模式等,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启动仪式当天,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同期举办了山东(济南)知识产权成果展。展览分为人工智能、优化营商环境和地理标志三个展区。其中,在人工智能展区,一款用于智能巡检的机器狗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该设备可在复杂环境下工作,并已出口至巴西等国际市场。
此外,济南都市圈6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济南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区域协作保护机制正式启动。同时,2025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也拉开帷幕。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