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沉睡"资产 群众家门口增收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7

“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挺好!”家住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大湾镇的张显军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通过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全县各地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积极发展乡村经济。许多闲置厂房和校舍经过改造升级,变成了群众家门口的就业车间。如今,在镇雄县的各个村镇,这样的“致富车间”已经遍地开花。

在大湾镇,一处闲置多年的校舍被改造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生产作坊。这里主要加工和制作手工艺品,不仅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党委副书记李明介绍,这个项目总投资约50万元,目前已带动30多名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在林口乡,一处废弃的矿厂经过重新规划和改造,变成了一个小型工业生产基地。在这里,村民们主要加工生产塑料制品和日用品。由于技术门槛低、操作简单,很多留守老人也能胜任这些工作。“我每天能赚80元左右,还能照顾家里,真是太好了!”村民王大姐开心地说。

在泼机镇,当地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农村闲置的民房。通过招商引资,他们引入了一家水晶加工企业,投资300多万元,在当地建起了智能化生产线。附近村民利用空闲时间,将半成品带回家中加工,由公司统一回收。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多个村组的发展。

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致富车间”50余个,直接带动就业人员超过1000人,辐射影响群众5000余人。这些车间的建立,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实现了“让群众不出远门就能赚钱”的目标。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