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奶奶":代际互助新实践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2
## 共享奶奶:从社区"盆景"到基层治理"森林" 在宁波鄞州区东钱湖镇实验幼儿园高钱园区门口,每天都能看到几位身着红色马甲的老奶奶,她们牵着孩子们的小手穿越车流。这样温馨的场景,正是近年来在浙江各地悄然兴起的"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项目的真实写照。 这项由民间创意演变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项目,在宁波、杭州等地已形成燎原之势。仅在鄞州区高钱社区,就有超过200名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接受过"共享奶奶"的接送和照顾服务。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更为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价值实现开辟了新途径。 在台州路北街道洋洪社区,8名"共享奶奶"志愿者每天下午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为孩子们提供绘画、音乐、绘本等多元化陪伴。这些奶奶凭借自己的特长和经验,让孩子们在放学后享有丰富的课余生活。 从单纯接送发展到技能型陪伴,"共享奶奶"的服务模式不断升级。杭州上城区九华社区的志愿者们接受了专业机构提供的美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服务内容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这种创新模式得到了制度赋能和技术支撑,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复制。从最初的"社区盆景"到如今的"治理森林","共享奶奶"项目实现了从局部试点到整体推进的跨越。 以袁佩君为代表的"共享奶奶"团队,已发展成为58人的志愿者队伍。受助家庭则自发成立"反哺联盟",在周末为独居老人提供送菜、维修等服务,形成了"老幼互助-代际反哺"的情感闭环。 杭州萧山区委社会工作部表示,下一步将建立更多类似项目,如"E邻妈妈""兵爷爷帮帮团"等,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这些奶奶在接送孩子之余,还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展现出老年人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 这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不仅重构了老龄化社会的价值坐标系,更让代际互助成为滋养社区共同体的情感根系。老年人不再是"被赡养者",而是用经验和智慧激活社区活力的"生力军"。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正在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这种创新实践的核心,在于实现多方共赢:双职工家庭的育儿焦虑得到缓解;老年人的夕阳人生有了新价值;社区凝聚力得到显著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也获得增强。这种多赢局面,正是"共享奶奶"模式最宝贵的社会意义。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