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际贸易局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投资机构正积极寻找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投资方向。通过分析本周市场动向可以发现,科技领域的新业务和新产品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
A股市场本周(4月14日至18日)呈现震荡格局,传统行业板块如银行、房地产、煤炭、石油等出现明显回升,带动上证指数周涨幅达到1.19%。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则分别小幅下跌0.54%和0.64%。
本周共有206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机构调研。在市场情绪逐步回暖的背景下,超百家被调研股实现股价上涨,特力A、舒泰神、德源药业等个股涨幅显著,接近30%。
从调研情况看,科技类企业仍是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九号公司、虹软科技、富瀚微等7家上市公司本周接待了超过百家机构的密集调研。调研重点集中在AI眼镜等新兴科技产品的发展前景上。
虹软科技高管在交流中提到,目前AI眼镜面临算力和续航两大技术瓶颈。如何在低功耗和低算力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处理和交互功能,是一个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领域。凭借在手机摄影和AI识别领域的多年积累,虹软科技已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
2024年,虹软科技显著加大了对AI眼镜业务的投入力度,在产品研发、生态构建等多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公司认为,其底层视觉算法的通用性和延展性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等领域。
传统芯片制造商富瀚微也在积极探索AI眼镜带来的市场机遇。公司判断,未来生活用品将逐步实现智能化,其中AI眼镜和AI玩具有望成为最先 commercialized 的产品类别。
富瀚微高管表示,中高端AI产品必须具备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并能通过摄像头捕捉用户情绪等视觉信息,同时提供实时的视觉反馈。基于这些需求,公司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4K高清AI IPC消费级产品,下半年将推出新一代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眼镜和运动相机等领域。
传统企业也在积极拥抱科技变革。以消防设备行业为例,相关企业在积极探索智能化转型路径。通过将先进算法整合到火灾监控探测器等产品中,推动传统消防设备向智能消防系统升级。
多位机构分析师近期发表观点认为,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格局中,中国正展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不仅能够重塑行业估值体系,更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A股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