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注入1400亿推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回暖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1
政府引导基金与国资出资规模持续攀升 3月数据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呈现显著回暖趋势。据行业研究机构统计,今年3月,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累计认缴规模达到1436.9亿元,较2月增长58%。 从具体运作来看,上海国投先导公司的成功经验具有代表性。通过市场化子基金遴选机制,该公司仅用36.5亿元母基金就撬动了172亿元社会资本,实现了超过4倍的杠杆效应。目前其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已进入第二批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阶段,并累计吸引近200家创新企业落户。 在江苏地区,苏创投通过237亿元规模的政府引导母基金和市场化母基金,成功撬动了1692亿元社会资本。与此同时,正在推进的战新产业专项母基金项目有望再带动700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投资基金与企业风险投资(CVC)合作设立子基金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苏州天使母基金明确规定,在选择基金管理机构时将优先考虑上市或行业龙头企业,并要求其具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资质。四川先进制造投资引导基金也显示出类似倾向。 根据专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2024年产业资本在一级市场的交易规模占比已达37%,其中半导体、新能源和AI等领域尤为集中。这种趋势印证了产业资本与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的积极效果。 在资金来源方面,银行和保险资金正在加速进入股权投资领域。中国太保旗下寿险公司近期宣布出资8亿元参与上海科创三期基金设立,工商银行也于3月启动总额达800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重点支持硬科技和民营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在国家金融监管政策调整后,五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已累计设立57只基金,总出资额达329.47亿元。相关研究机构预测,随着新政效应逐步显现,股权投资市场将获得显著增量资金支持。 多位行业专家指出,过去银行和保险机构在资金准入方面存在较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随着这些障碍的逐步消除,科技创新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有业内专家建议,在推动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过程中,应引导金融机构优先将信贷资源投向管理规范、运营稳定的优质股权投资机构,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微科技企业和初创期项目。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