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如何走好技能成才路?——代表委员热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编:admin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3-07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等紧密相关,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独特价值。据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院校70%以上学生来自农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力点和堵点在哪里?三位代表委员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提升技能岗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中国制造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产业工人队伍的更新换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喷粉班班长卢跃富来自农村,有15年的一线生产经历,多年来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近几年,卢跃富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在工厂实习后,认为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收入等福利待遇不够有吸引力,往往是“宁去送外卖,不愿进工厂”。另外,虽然我国推行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但企业和一线产业工人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同企业对于一线产业工人的工龄制度政策差异较大,有的企业在同一岗位上,新老员工薪资待遇无甚差异。“我认为当前产业工人普遍年龄偏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面临着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卢跃富表示。

他建议,一方面,职业院校和人社等就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督促年轻人做好职业规划,找到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行业,并在不断学习中加强实践。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配套建设,加快引导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挂钩,同时完善工龄制度,让新员工看到希望,也让老员工有奋斗的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