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地震感觉更强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9

3月26日凌晨1时21分,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发生了一次4.2级地震,深度达20公里。此次地震波及京津冀大部分地区,多地民众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动。

针对高层建筑在地震中为何震感更为明显的现象,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地震专业队轻型二队队长李春雷进行了专业的解读。他指出,首先地震时产生的面波会引起地面的垂直和水平运动,而高层建筑物由于其结构特点,顶部的位移会被显著放大;其次,高层建筑具有较长的自振周期,与地震波中某些频段非常接近,这种特性容易引发共振效应,导致震动加剧。

在地震发生时,科学有效的避险方法至关重要。专家建议:首先应保持冷静,并迅速判断所处环境。如果身处室内,最佳选择是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方或具有承重墙的小型房间(如卫生间)等相对安全的地方;若在室外,则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尽快转移到空旷地带,并采取蹲下或趴下的姿势保护好头部。

正确的避险姿势应为:迅速趴下、蹲下或坐下以降低重心,同时注意保护头颈部。如果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中,要尽量节省体力,利用身边的石块、金属物体等工具,通过敲击管道、墙壁等方式发出有规律的声响,以便搜救人员及时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震发生时切勿慌乱行事。例如,睡觉时一定要迅速躲到床边,并用枕头、被褥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和颈部,以防坠物砸伤;如果附近有坚固的家具,也可以转移至其旁边,利用形成的三角空间避险。

专家提醒:地震发生时不要试图匆忙逃向室外,以免被掉落的物体击中或在慌乱中受伤。应待震动停止后,再有序地通过楼梯撤离到安全地带。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地震专业队轻型二队在多次参与地震救援任务中发现,一些不正确的避险行为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例如,在某次地震中,一位居民因盲目跳楼导致腿部骨折和头部受伤;有人躲在窗边结果被震碎的玻璃严重划伤,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人选择乘坐电梯下楼,却因地震导致电梯断电被困数小时。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了"三大误区"的危险性:盲目跳楼、滞留在阳台或窗边以及使用电梯逃生。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