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四月阳光明媚,教学楼内的智能制造设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学生们围绕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备进行操作训练。
伊斯玛·娜比拉是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她正在调试控制面板。她表示,在自动化行业中,PLC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电气产品制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共建的鲁班工坊采用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自成立以来,印尼鲁班工坊已培养了300多名技能型人才,并开发了涵盖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实训共计6门双语课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中印尼两国合作不断深入,中资企业在当地的需求日益增长。为解决本土化人才培养难题,双方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了从学习到就业的直通车机制。
以中企海螺水泥为例,公司与鲁班工坊在职业培训、就业对接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海螺水泥印尼区域总经理助理秦栋表示,企业迫切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本土化人才。
阿斯特丽德·博考是鲁班工坊培养的一名学生,她不仅掌握了中文,还获得了先进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她加入海螺水泥,在供应部门迅速成长为中坚力量。
德妮·马利纳在学习期间通过了汉语水平四级考试,并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雅万高铁项目的重要成员,担任客运段翻译。
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校长马蒙·穆罗德表示,通过与中国院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引入了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占地近300平方米的印尼鲁班工坊智能制造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设有“电气成套”和“智能产线”两大功能区,致力于培养电力与自动化领域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洪表示,将继续根据印尼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于一体的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
马蒙校长期待进一步拓展与中国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印尼及东南亚地区的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