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小胶质细胞

责编:晨峰浏览:
城市快报网 时间:2025-04-10

免疫细胞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小胶质细胞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免疫监视以及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自1919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小胶质细胞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然而,这一传统认知近期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打破。该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李汉杰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在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也存在小胶质细胞。

该研究首次系统绘制了涵盖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且采样密度最高的免疫系统发育图谱。这一突破性发现是在对人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皮肤、心脏和睾丸等多个外周组织进行深入观察后得出的。

基于这些前期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大胆推测:小胶质细胞可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也存在。随后,他们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

研究发现,在临床样本、食蟹猴以及猪的外周神经节中,存在着一类与大脑中小胶质细胞基因特征高度相似的细胞群。值得注意的是,外周神经节是外周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和传递外周感觉信息至大脑。

为揭示外周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的演化规律,研究团队利用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自动化、高通量且标准化的平台,对多物种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进行了无偏差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同时,他们还借助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了模式动物神经电信号分析研究。

通过对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在内的24种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节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具有极为古老的起源。这种细胞至少可以追溯到约4.3亿年前硬骨鱼类共同祖先时期,并在外周神经元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物种体型的大小与其外周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呈现显著相关性。具体来说,体型较大的物种具有更大体积的神经元胞体和更多的外周小胶质细胞;而体型较小的物种则可能完全缺乏这些细胞。

研究还首次揭示了外周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卫星胶质细胞"三元结构的关系,这一发现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小胶质细胞功能和分布的认知。这项突破性研究为理解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相关疾病(如慢性疼痛、嗜神经病毒感染)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责任编辑:晨峰
THE END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