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显示,《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正式出台并将于4月19日起施行。这是四川省在辐射安全领域的首部地方标准。
作为全国核技术应用的重要省份,四川在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收贮工作中曾面临诸多挑战。此前,送贮单位缺乏明确的技术标准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包装不规范、剂量超标等问题,带来一定的环境风险隐患。
《准则》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空白。该标准由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牵头制定,内容涵盖分类、整备、运输和处置等多个环节,共计11章61条具体规范。其创新性地提出了差异化管理措施,并明确了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贮存期限。
这一标准不仅为核技术利用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将显著提升四川省在废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领域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据测算,《准则》实施后,预计每年可规范收贮废放射源200余枚、放射性废物数百公斤,有效降低辐射事故的风险。
为确保《准则》顺利实施,四川将构建"三维实施体系":一方面通过国家生态环境(核与辐射)科普基地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专家服务团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并强化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规范化管理。这些措施将共同保障标准的有效执行。
城市快报网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城市快报网,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s_leecn@sina.com